
精选小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活动背景:
在主题网络中,有一个分支是“我的家”。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经常把洗发水和沐浴露搞混淆。其实孩子们在家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这说明他们对洗涤用品还缺乏了解。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购物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洗涤用品的名称及用途,了解使用的安全知识,从而培养他们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洗涤用品的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知道其用途。
3、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洗涤用品若干;创设情景:洗涤用品超市、发廊、澡堂、厕所、洗衣店、餐馆、各种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代活动名称,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开商店的游戏,请小朋友当售货员。”引导幼儿参观不同的情景,了解这些公共在生活中的作用。
A、理发店。提问:人们到理发店可以做什么?
B、洗澡堂。提问:为什么要到洗澡堂洗澡?
C 、餐馆。提问:餐馆里用什么装饭菜?你们希望餐 ……此处隐藏14577个字……一、情境导入——知道泥娃娃是我国民俗工艺品
1、小熊开了一家泥娃娃店,你在哪里也见过泥娃娃?
小结:泥娃娃是我国江苏特有的民俗工艺品,代表着吉祥如意。
二、观察交流——观察泥娃娃的外貌特征,找到泥娃娃身上的共同点
1、泥娃娃找朋友
(1)请你们仔细找一找,他们身上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2)还有哪些泥娃娃是好朋友?
2、小熊开展览会
(1)小熊要开一个泥娃娃展览会,为了方便顾客参观,小熊想把这些泥娃娃分分家,是好朋友的放在一层展柜上,不是好朋友的放在另一层展柜上。
(2)这么多泥娃娃你觉得该怎么分呢?
三、幼儿操作——尝试按某一特征分类并记录
(1)第一次分类操作
1、找一找,泥娃娃身上的哪些地方是一样的,他们就是好朋友。
2、好朋友放在一层,不是好朋友的放另一层。
(2)第一次分享交流
1、你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来帮泥娃娃分家?
2、示范记录纸
小结:你们找的真仔细,其实还有很多的办法,现在请你们再去找一找,分一分,不过,这次有点难度。
要求:a找不同的方法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b介绍记录纸
(3)第二次分类操作
1、幼儿操作,并尝试记录。
2、鼓励幼儿寻找不一样的方法。
四、交流分享——体验给泥娃娃分家的快乐
(1)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好方法。
(2)小结:原来我们可以根据泥娃娃的服饰、发型、手中的物品等特征来帮它们找到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