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品德与社会》教案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了解记录学校周围地区的方法,了解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正确地用方位将社区调查的记录在区域平面图上。
2、了解安全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1、与一、二年级的教师练习
2、为学生准备画草图需要的白纸。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将上节课出来的调查记录绘制成草图。
2、布置新任务。请学生阅读书48~49页,并说明:乐乐他们在调查过程中还想到了小弟弟、小妹妹,并把有关小弟弟、小妹妹生活的问题做了特别的说明。今天,我们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3、小组准备。画草图,为提醒小弟弟、小妹妹做准备。将提醒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情挑出来制作成文字或图画宣传品。
4、教师。肯定学生所画草图及为小弟弟、小妹妹所做的提醒。
5、布置作业:将自己为小弟弟、小妹妹制作的文字或图画宣传品送到低年级课室,并向他们做简单介绍。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 ……此处隐藏590个字……:
第一课时
活动一假如我是他
一、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活动二了解人的情绪
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
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
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五、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
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
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